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俞金旻)12月5日,上海警方披露2024年上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情況,受害者平均年齡為37歲。發(fā)案數位居前5位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分別是虛假購物、冒充客服、刷單返利、虛假網絡招嫖和冒充領導熟人,占全部發(fā)案數的79.6%。其中,冒充客服詐騙和冒充領導熟人詐騙分別是造成損失最多和個案損失最大的詐騙類型。


上海市公安局新聞發(fā)言人助理莊莉強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虛假購物類詐騙中,有兩點需要特別警惕:一是由于當前文化演出市場大熱,購買演唱會門票詐騙全年都有發(fā)生,騙子利用歌迷、粉絲迫切想要購票的心理,謊稱有內部渠道、黃牛票或通過制作虛假購票網站或發(fā)送虛假鏈接來實施詐騙;二是游戲類相關的詐騙,受害人多為賣方,詐騙分子通常主動私聊賣方想要購買其賬號,后引導賣方繞開正規(guī)交易平臺私下進行交易或前往虛假游戲交易平臺進行詐騙。


在冒充客服類詐騙中,詐騙分子的手法也發(fā)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從原先“FaceTime+冒充客服+百萬保障”的詐騙方式變化為冒充短視頻平臺客服,謊稱受害人保險、會員到期需要扣費,后通過誘導其下載屏幕共享軟件,竊取銀行卡驗證碼來實施詐騙。此類詐騙手法近期多發(fā),受騙群體多為中老年人。


此外,刷單返利類詐騙仍是變種最多、變化最快的詐騙類型,與虛假網絡招嫖類詐騙結合緊密,前者大多以招募兼職或者網絡招嫖等名義誘導進行刷單,后者一般以免費小說、漫畫、視頻網頁內嵌廣告鏈接的方式進行引流后,利用傳統(tǒng)手法如騙取定金、車費等,或者類似刷單做任務的方式實施詐騙。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