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退市危機,部分房企“保殼戰(zhàn)”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經(jīng)過大股東增持護盤,金科股份、世茂股份兩家瀕臨“1元面值”退市的房企從生死線邊緣自救上岸。截至6月7日收盤,金科股份停牌股價鎖定在每股1.07元,世茂股份每股報收1.24元。
在面對“1元面值退市”的危急關(guān)頭,兩家房企做對了什么?其最終能成功保殼嗎?

從跌停到漲停,金科股份祭出兩大絕招
今年5月24日,金科股份的每股股價首次跌到1元以下,以0.96元/股報收,加入觸發(fā)“1元面退”風險的房企之列。
在5月24日到6月6日期間,金科股份祭出了兩個大招將股價拉升到1.07元并予以“封印”,成功避免了股價再度下跌的風險。
金科股份的第一個大招是股東增持。5月22日,金科股份股股東重慶市金科控股公布自愿增持公司股份計劃,金科控股計劃連續(xù)六個月內(nèi)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不低于5000萬元,且不超過1億元,增持價格不高于1.5元/股。
在控股股東增持期間,金科股份的股價逆轉(zhuǎn)發(fā)生在5月26日。當天早間,金科股份原本延續(xù)著前兩個交易日的跌停態(tài)勢,開盤即被封死在跌停板之上,股價被砸到了0.77元/股,而在下午開盤后,隨著午后一筆大單涌入,將金科股份股價直接拉至漲停,當天每股報收0.95元。
截至目前,金科控股指定主體財聚投資已累計增持公司股份2167.91萬股,占金科股份總股本的0.4060%,成交金額合計1926.85萬元。經(jīng)過連日股東增持托市,加上地產(chǎn)股大盤整體上揚帶來的利好,金科股份在6月6日收盤時股價為1.07元。
除了豪擲千萬元增持外,金科股份更是使出了“絕招”將股價暫時“封印”在1元以上。6月7日,金科股份發(fā)布公告稱,擬以發(fā)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母公司旗下恒昇大業(yè)建筑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恒昇大業(yè)20%股權(quán),因此金科股份自從6月7日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10個交易日。
中指研究院企業(yè)研究總監(jiān)劉水表示:“金科股份裝入優(yōu)質(zhì)資產(chǎn),提升公司價值,從而提升股價,避免退市。”
值得一提的是,金科股份雖然目前暫別了退市危機,但是1.07元的股價也依舊逼近“1元面值”,退市風險尚未完全解除。如果想要進一步脫離風險,還需要看金科股份復牌后的股價表現(xiàn)。
股東增持、股份回購,世茂股份暫別退市危機
為了“保殼”,世茂股份也是拼盡了全力,先是5月30日對外宣布控股股東增持計劃,后于6月4日,世茂股份又發(fā)布了一則股份回購方案。
今年5月初,由于2022年年報被審計師出具否定意見,世茂股份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自從5月5日開始,世茂股份連續(xù)12個交易日下跌,整個5月,公司股價累計跌幅接近50%。截至5月30日收盤,世茂股份的股價已經(jīng)跌至1.01元,離1元面值退市警戒線僅一步之遙。
在此危急關(guān)頭,世茂股份控股股東峰盈國際或其一致行動人計劃自5月31日起3個月內(nèi),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tǒng)增持公司股票,擬增持金額不低于1億元(含),且不超過2億元(含),增持價格不高于1.30元/股,增持資金來自峰盈國際或其一致行動人自有資金。在增持計劃發(fā)布后,世茂股份連續(xù)3個交易日一字漲停,截至6月2日收盤,股價升至每股1.17元。
6月4日,世茂股份又發(fā)布了股份回購計劃,將以自有資金回購股份,此次用于回購的資金總額不低于1億元,且不超過2億元,回購股份的價格區(qū)間不高于1.3元/股。對于此次回購的股份,世茂股份表示將按照有關(guān)規(guī)定用于后續(xù)出售,以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quán)益?;刭徲媱濏樌嵴窳斯蓛r,6月5日,世茂股份漲停,股價報收每股1.23元。
由此可見,經(jīng)過積極自救,金科股份和世茂股份的“保殼戰(zhàn)”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這與控股股東的實力與危急關(guān)頭積極果斷出手自救相關(guān),也與公司管理層“護盤決心”相關(guān)。
5月22日,金科股份創(chuàng)始人、董事局主席黃紅云在投資者大會上表示:“在這關(guān)鍵時刻,我將不遺余力協(xié)調(diào)各類資源來幫助公司發(fā)展,支持公司盡快走出困境,全力維護公司全體股東的利益。”
此外,從大盤上來看,金科股份和世茂股份暫別危機也與近日地產(chǎn)股整體連續(xù)上漲相關(guān)。值得關(guān)注的是,在暫別“1元面退”危機之后,從長期看,金科股份和世茂股份最終會保殼成功嗎?
對此,劉水認為:“這些救市措施如大股東增持、裝入優(yōu)質(zhì)資產(chǎn),短期對提升公司股票價值有幫助,避免了股票價格快速下跌。長期來看,公司要盡快完成債務重組、盤活存量保交樓、加快銷售回款,盡快恢復經(jīng)營,才能避免退市發(fā)生?!?/div>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