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建行6年后,63歲的田國立即將退休。3月26日,建設銀行公告稱,因年齡原因,田國立已向建設銀行董事會提交辭呈,請求辭去本行董事長、執(zhí)行董事、董事會戰(zhàn)略發(fā)展委員會主席及委員職務。
作為在建設銀行中成長起來的銀行老兵,田國立曾擔任過中國信達董事長、中信集團董事長、中國銀行董事長等職務,并于2017年7月重新回歸建設銀行,并擔任建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位。
在回歸建設銀行后的6年多時間里,他推出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住房租賃“三大戰(zhàn)略”,讓建行保持穩(wěn)健發(fā)展。
據了解,去年3月,田國立被任命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而今年3月,田國立還作為中國銀行業(yè)協會會長成為新一屆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
從“要賣房找建行”到“要住房找建行”
“我們房子真的蓋夠了?!?018年底,回歸建設銀行一年后,田國立站在北大光華的新年論壇上分享表示,中國的房屋空置率已經相對較高,建行以前的口號是“要買房到建行”,現在增添了“要租房到建行”“要存房到建行”的新口號。
田國立重回建行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優(yōu)化住房業(yè)務。在其回歸的第四個月,建行便推出互聯網住房租賃服務平臺,并于2018年1月在廣東試點推出“家庭不動產財富管理”業(yè)務;2018年3月,建行廣東省分行率先宣布試水“存房”業(yè)務。
截至2018年底田國立在北大光華演講時,建行已擁有房源700多萬套,有望成為最大的房源來源地。截至2023年年中,建銀住房租賃平臺注冊用戶數目前已經超過4700萬,已上線租賃企業(yè)1.65萬家,保障性租賃住房APP、公租房APP分別推廣至158個城市,住房租賃場景累計已為建行帶來新增個人客戶1300多萬戶,金融總量達2375億元。
這樣的轉型,讓建行在近年房地產市場波動中受到的影響和沖擊都相對可控。
“一開始房地產市場出現波動,有人以為建行會成為一個最大的受害者。”田國立曾在2023年建行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表示,其實恰恰相反,建行在6年前就及時提出住房租賃戰(zhàn)略,慢慢地減少對房地產開發(fā)貸、按揭貸款等的投入。建行朝著新的模式前進,及早轉到住房租賃的戰(zhàn)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銀行的未來在“云”上
2023年春節(jié)剛過,建行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建行云”品牌發(fā)布會,標志著建行的金融科技能力的進步。
“銀行的未來在‘云’上,正在成為行業(yè)共識?!?023年3月末,田國立在該行2022年年報中表示,“建行云”是“新型基礎設施”“數字新基建”,聯動各方;借助“云”的力量,金融得以走出高樓大廈,融入煙火市井,適配現代社會發(fā)展和大眾生活無處不在的金融需求。
事實上,田國立在剛剛回歸建行初期,就已經開始布局金融科技的建設。
2018年4月9日,建行上海市分行的“無人銀行”正式亮相上海九江路,中國銀行業(yè)首家無人銀行誕生;10天后,建行宣布成立全資金融科技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這是國內成立的首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公司。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是銀行挺進金融科技之路的一次重大變革,也開啟了與互聯網公司的正面交鋒,金融科技的“國家隊”就此登場。
得“草根”者得天下
“在新興金融科技的支持下,傳統的’二八’定律正在被顛覆,未來的金融,必將是得草根者得天下?!?018年5月2日,建行召開普惠金融戰(zhàn)略啟動大會,田國立表示,建行要向“雙小(小行業(yè)、小企業(yè))”轉移是戰(zhàn)略側重點的轉移,但這并非放棄“雙大(大行業(yè)、大企業(yè))”優(yōu)勢,而是西瓜芝麻一起撿。
這不僅是建行大行責任,也是田國立為建行避免了“在灰犀牛背上狂歡”的危機。
他認為,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金融服務更應該面向藍海、面向大眾。未來市場的快速成長,將更多地依賴于無數實體經濟的新興主體和成長主體?!澳壳白缘氖袌鲋黧w (包括小微企業(yè)、個體工商戶) 達7300多萬戶,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不僅是一個量級概念,而且未來會有更多的 ‘騰訊、阿里’在其中成長誕生?!?/p>
6年來,建行普惠金融服務范圍不斷擴大,信貸供給穩(wěn)定高效。根據該行2023年中報,截至2023年6月,該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2.86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123.69億元,增幅21.79%。普惠金融貸款客戶294萬戶,較上年末增加41.69萬戶。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